

“韵散文”的概念,体现了作者陈泽辉对自己散文创作的审美诉求。其“韵散合一”,是将自己原创的新古体诗与自己原创的散文合为一个整体,是两者成为“互文”的融合关系,这是散文形式上的一个大胆的尝试。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周文
这部文化学术散文配上作者陈泽辉原创的新古体诗,或叙事或绘景,或抒情,或明理,与散文紧密联系,融成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散文含韵则灵,韵外加散绚烂”。的确,那左右逢源的思辨,那动人心弦的诗情,那融哲理、形象与诗情于一体的语言,常常令我读着激动不已。它与一般散文比较起来,拓宽了境界,营造了诗意,加深了厚度,激发了散文的活力,既根植于优秀的中国文学传统之中,又有作者独创的散文风格,在文体学上是一个创造。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张振金
像泽辉这样,诗文并重,相得益彰,浑然天成,1+1>2,还是别具一格。文学艺术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需要泽辉先生这样的先行者。
中国散文学会顾问、河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 尧山壁
陈泽辉先生把自己的作品叫做“韵散文”,即新古体诗与散文合一式的“韵散体散文”,倒是一种独特的提法。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 陈长吟
陈泽辉给自己的作品命名为“韵散文”,似可看作他文体意识的某种自觉追求。也许他希望通过这本著作能够开创一种被称为“韵散文”的文体。
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杜学文
泽辉先生的“韵散文”中,散文部分多为客观平实的叙述和描写;吟诗踏韵之处,则尽在凸显主观化的意绪情思。自觉不自觉间,“韵散文”的行文节奏正与“缘情体物”的诗文
传统规律相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教授 李林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