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沫衡,一九四九年十月生于中国大连市。
祖父是一位农村民间艺术家,农闲时节经常制做一些手工艺品以贴补家用,作者年幼时常伴随其左右,感受艺术熏陶。
少年时,考入大连少年宫美术班,接受正规系统的美术教育,素描和色彩课程均取得突出成绩,被当地居民称为“天才小艺术家”,当时很多作品参加省级绘画展览并获奖。
青年时,同当时大多数学生一样,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农村的八年间,体味到农民生活的艰辛,触摸到壮丽的大自然,这些经历为作者日后的成长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九七五年回城到“大连工艺美术公司”任设计员,所设计的工艺产品在广交会中频获好评,被大连市评为“技术能手”称号。至此,作者已先后拜中国古文学者康殷先生和中国著名画家周铁衡先生为师,在二位业师的殷殷指导下,美术技巧日有所成,进步飞速,初步形成个人艺术风格。
一九七九年,任大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教师,工作成绩突出,经常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在教学期间,刻苦钻研世界艺术大师的作品和理论,笔记丰厚,放眼世界,萌发创立新风格的决心,画风突变,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注目和关怀,并受到热心指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探求中国艺术博大精深的所在,四处采风学习,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及内蒙古和青藏高原。累计大量素材,举办个人画展“南国行”,此次展览的成功是作者此后艺术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作者为提高自身学识和修养,三次奔赴中国西部敦煌学习,驻在敦煌时间长达五年,期间只回家短暂休整过三次。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作者凭借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大型临摹作品100余幅画稿近千件,在临摹期间,得到敦煌学权威常书鸿先生的指导,所临摹作品风格上有别于张大千(大千先生曾率学生临摹部分敦煌作品)的考古复原,又有别于敦煌博物院对作品的真实复制,作者所临摹的作品别具特色,受到观赏者的喜爱和赞扬。目前,敦煌博物院为保护文物等诸多原因,已将敦煌莫高窟90%洞窟封闭,除世间现存的少量临摹作品外,世人在现阶段已无缘一睹庐山真面目。在临摹了敦煌壁画以后,作者又耗时五年时间临摹了世界壁画面积之最的山西永乐宫壁画,该作品高4.25米,东西壁长约50米,完全按照与原作相同大小制作,至此,作者完成了自己的古画临摹时代。
在临摹大量古迹的同时,作者也创作了大量的个人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与作者所临摹的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一同,先后在俄罗斯、日本等地展出,在当地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新闻媒体和专业人士好评如潮,一些作品还被国外博物馆和业内人士所收藏。
2002年作者参加了北京市举办的“全国获奖艺术家作品展览”,荣获三项金奖,同时拜在中国美术大师冯法嗣先生门下,以探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开拓中国当代绘画新天地为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作者努力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儒、释、道,唐宋诗词无不涉猎,同时作者下大力气研习中国书法和篆刻,又将所学有机融合,以敦煌飞天为题材,以中国水墨为基础,历时五年,成功地创造出中国绘画新画派——水墨飞天画派,获得许多权威的首肯,被美术大师冯法嗣先生誉为“不同凡响”,钱少武先生称之“不与俗流”……伴随着飞天画派的成功,2008年9月,“神州七号”航天飞船携作者作品“飞天图”一同遨游太空,使敦煌飞天这一人类千年梦想从墙壁上真正飞翔在广阔的宇宙里。
2009年,受到美国世界艺术中心邀请,在曼哈顿成功举办了“陶沫衡敦煌艺术展”,取得空前的轰动,展览期间,作者的作品在纽约掀起一股“敦煌热潮”,使得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决定为作者举办“陶沫衡个人画展”。美国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决定于本年5月邀请作者到校举办画展及讲座,以扩大敦煌艺术对外宣传和影响。
《飞天舞-陶沫衡书画专集》为大连知名画家陶沫衡的精选书画集。陶老的书画主要反映几千年的敦煌文化,他的画大气磅礴,他的临摹“敦煌壁画”获国家大奖,同时被装入编号szdz7-22的搭物品包装袋中,装载到神州七号,成为我国飞天舞书画载人航天第一画家。
|